“十三五”时期CPI温和上涨

年均增长1.9%,物价基本可控

2021年04月15日

晚报讯 (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高磊)13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枣庄调查队获悉,“十三五”时期,我市紧紧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的工作总基调,深化民生价格改革和监管,建立完善价格调控体系,全力保障居民“米袋子”“菜篮子”的供需,确保物价合理平稳运行。“十三五”时期,我市CPI累计上涨9.9%,年均增长1.9%。

“十三五”期间,我市CPI温和上涨,呈“倒N型”走势,总体走势与全国、全省基本一致,总体来说相对平稳可控。从统计数据来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累计上涨20.8%,涨幅居八大类之首,年均上涨3.8%,是拉升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医疗保健类价格涨幅紧随其后,累计上涨16.8%,年均上涨3.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衣着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累计上涨11.7%、10.7%、7.3%、6.8%、1.0%和-2.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不升反降成为“十三五”时期拉跌CPI指数的唯一因素。

从整个“十三五”时期各年份CPI运行情况来看,2019年CPI涨幅是“十三五”时期最高点,该年份由于猪肉价格累计上涨55.8%,拉动CPI指数上涨1.19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节假日因素以及季节性因素等多种叠加因素的影响,2020年CPI同比涨幅大致呈回落态势,同比涨幅由1月份的5.9%回落至12月份的-0.6%,涨幅呈回落态势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回落、翘尾因素影响消除等。

“十三五”期间,包括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内外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进入加速调整期,较“十二五”时期增速放缓,整体经济处于低通胀周期。受多种突发因素影响物价,其中,生猪供应大幅减少刺激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是最主要的原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交通运输不畅,物流、销售成本增加,推动一季度食品价格大幅走高。2020年上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大,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和冲击。另外,政策性调价的影响和逐年上升的人工成本也对CPI的走势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