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本报评论员
11月1日,一场以“致敬企业家 汇聚新动能”为主题的盛会——枣庄企业家日暨产学研合作大会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次对新老朋友的热情邀约,一次对杰出企业与企业家的隆重表彰,更是在枣庄转型跨越关键期,回望奋斗初心、谋划未来航程的重要集结。它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信号:企业家是我市发展当之无愧的脊梁和最为宝贵的财富,凝聚企业家力量、激发企业家精神,是驱动我市迈向现代化强市的强大引擎。
从依靠煤炭资源的“煤城”,到如今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绿城”;从相对单一的产业结构,到如今多元支撑、新动能加速成长的现代产业体系,枣庄的每一次跨越,都深深镌刻着奋斗者的足迹,熠熠闪耀着企业家的身影。
企业家铸就了经济发展的“稳定器”。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枣庄广大企业家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专心致志抓经营,心无旁骛谋发展,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核心力量。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承压而上、稳健向好”的态势,这背后,是广大企业家攀高向新的竞进锐气,是他们在工业运行、项目建设一线埋头苦干的奋斗实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活力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的活力。
企业家点燃了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枣庄的企业家们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抢抓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数据显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国家和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成果,是企业家们勇于推动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生动体现,为枣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企业家践行了社会责任的“担当者”。深受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滋养的枣庄企业家,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他们通过企业自身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税收和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居民收入增长;他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展现了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深厚情怀与担当。
重塑老工业基地昔日辉煌,是枣庄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需要政企携手、逐梦同行。广大企业家作为“城市合伙人”,被寄予厚望,应在新的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
今天的枣庄,正处于蓄势突破、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蕴藏着无限机遇。广大企业家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投身枣庄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不仅要把企业发展的根更深地扎在枣庄,更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自身眼界宽、人脉广、资源多的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建言献策,在招商引资上牵线搭桥,在宣传推介上现身说法,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枣庄,共同开创企地合作、共赢发展的崭新局面。
服务企业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届时,市委、市政府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竭尽所能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优环境,切实让企业家在枣庄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发展,并将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当好科技创新的“护航员”和创新主体的“服务员”。通过动态完善“不罚轻罚”清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广运用“鲁执法”平台,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做到“监管无事不扰、服务无处不在”,切实增强企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企业家大有可为的时代。枣庄以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以务实的举措为发展赋能。让我们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政企同心,携手并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共同汇聚起加快枣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干出新气象,取得新突破,共同谱写现代化强市建设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