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9日
本报讯 日前,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决赛在北京落幕。我市申报的“农农e链”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信息服务项目,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数据要素赋能数字政府”赛道决赛三等奖。
为破解农业资源价值实现不充分、乡村要素集聚能力不足等问题,我市以农村产权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打造了“农农e链”平台。该平台通过构建“确认、流转、风控”三阶数字凭证体系,将非标准农村产权转化为标准化数字资产,实现了从“纸质证明+人工跑腿”到“链上凭证+数据跑路”的转变,有效打通了产权流转与融资堵点。
“农农e链”全链路数字化服务模式可以概括为:源头数字化锚定+流转电子合约+土地及其附着物价值评估+资产锁定凭证+未来收益权质押+赋强公证+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押品处置。
在金融服务上,创设“农农e融”数字化服务模型,精准对接银行信贷产品,采取“底层资产锁定+收益权质押登记+风险快速处置”的三位一体模式,破解农村产权融资中“抵押难、登记难、处置难”困境。目前,共入链54个村级组织,确认土地面积12429亩,入链农户2065户,入链经营主体24家,共有枣庄银行、日照银行等7家合作银行接通或入驻系统,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16390万元。
此外,平台还引入公证、调解等第三方服务,建立“调解前置+赋强公证+资产重组”纠纷化解机制,保障了质押权的顺利实现。通过数据共享与要素分配机制,平台不仅推动了“沉睡资源”向“流动资本”转化,还帮助农户和村集体获得结构性收入。
目前,“农农e链”模式已在枣庄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至日照、德州、济宁等地。农发行台儿庄区支行依托该平台发放的1.52亿元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预计将带动项目营业收入4.3亿元,临时用工75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数字动能。
(记者 冯克宁 通讯员 杨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