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天!“速度”吹暖营商“温度”

2025年09月18日

本报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丁梅 李楠 杜文正 高云鹏

96天!这是总投资超1.2亿元、年产2万KL的山东弘祥智能科技集团石榴饮品生产线项目,从1月20日开工建设到4月26日试生产的时间。这不仅是一次时间的极限压缩,更是薛城区营商环境“速度”与“温度”的生动诠释。

走进弘祥智能科技集团车间,库卡机械手正将“艾嘉元”石榴饮品码垛。这条今年4月飘出第一缕酒香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依托集团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正把融合本地石榴特色的产品直供酒店、商超,市场前景广阔。一路之隔,绿能利用示范项目已投入运行——钢结构厂房内,一台25吨/小时全自控生物质锅炉炉火正旺,为青啤(枣庄)公司提供清洁蒸汽。

啤酒飘香、绿能澎湃的“双轮驱动”,源于政府热忱服务跑出的“加速度”。然而,这条96天的极速之路并非坦途。

“到施工现场一看,一条高压线横跨厂区选址,这可是个大难题!”山东弘祥智能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孟昶对项目落地初期遇到的多个卡点记忆犹新。因项目选址涉及多地块整合,施工一度陷入僵局。薛城区委书记巴海峰,区委副书记、区长樊猛等领导带队现场办公,协调环保、自然资源、规划及陶庄镇政府成立专班,集中攻坚,迅速完成36亩项目用地平整。

面对用电瓶颈,薛城供电中心第一时间现场勘查。“夏庄东支线1至13号杆位于厂区西侧,东侧有南北河道,施工难度大。我们立即制定方案,加快进度,仅用2天就完成了组建电杆12基、2千米的线路改迁。”薛城供电中心营销科副科长兼市场班班长张董回忆道。孟昶同样印象深刻:“施工难度虽大,但速度惊人,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区委、区政府支持的力度和温度,在薛城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一杯啤酒,折射的是产业链的深度协同:石榴精酿项目直供弘祥现有渠道,复用青啤合作网络;生物质锅炉不仅降本,更将秸秆、木屑等转化为能源,与啤酒生产形成闭环。陶庄镇副镇长鲁浩点明关键:“招商紧盯‘链主’需求,弘祥的物流网、能源网与青啤制造网交织,构建了从原料到消费的全链条竞争力。”

96天速度的背后,是薛城深耕营商环境的厚积薄发——

全覆盖走访:开展“解难题、办实事、优服务、促发展”活动,遍访132家规上工业企业;

强金融赋能:举办“金融赋能薛城高质量发展大会”,促成38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授信额度108亿元;

柔性执法: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落实不罚、轻罚清单案件277件;

审批提速:全省率先推行“函证并行”容缺办理,压缩时限80%;

精准服务:为13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指导,争取到位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

……

“从运输公司到科技集团,扎根薛城19年,这次96天的落地速度,让我深刻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力度。”山东弘祥智能科技集团董事长王祥开感慨道。

数据印证:上半年,薛城区73个省市区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9.27亿元,占年度计划60.2%。

当生物质锅炉的蒸汽冉冉升起,石榴精酿的麦香漫出厂房,薛城以96天为刻度,写下了“速度就是竞争力”的生动注脚。“金牌店小二”成为干部标配,“敢来薛城、快落薛城”正从承诺变为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