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可以一趟都不跑”

——薛城区“零见面”审批制度改革小记

2025年09月03日

本报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杜文正 丁梅

从“担心多跑腿”到“一趟都不跑”,这种“零见面”审批在薛城区已经实现。近年来,该区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用服务的“加法”换流程的“减法”,实现了从“办事跑腿”到“数据跑路”“业务代办”的转变。

利用闲置空间建设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既省钱又环保,自然成为市场和企业“新宠”,而办理项目备案审批更要求抢先机、求速度。作为主营分布式光伏建设和电站运行的泉盛(薛城区)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企业。

怎么办理?需要哪些手续?多少天能办好?一系列问题让刚刚接手业务的公司经办人徐艺嘉顾虑起来:“经手前心里没底,之前听说有些地区办理项目备案申报材料多、办理环节多、审核周期长。我们急着推进项目,所以就对备案时效特别焦虑。”

抱着咨询的心态,徐艺嘉来到薛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窗口。让她没想到的是窗口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递上了“定心丸”:这类业务完全可以电话咨询、线上填报,无需反复跑腿。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徐艺嘉登录了山东省政务服务网,填报了企业信息和建设规模及内容。“不仅带着我熟悉流程,还教我怎么规范填写。在帮我办理的过程中,几乎是手把手教我操作,所需要的资料可以让同事通过邮箱传过来。”说起这些,徐艺嘉挺感动的,“我来得比较晚,快中午了才开始办理,他们牺牲休息时间帮我办。”

不仅仅是提供现场咨询和填报指导,窗口工作人员必要时还亲自“操刀”提供代办服务。薛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建设室副主任邵光娅介绍:“近期,光伏项目备案呈现爆发式增长,本着‘高效利企’的服务宗旨,我们电话端和线上线下端并行受理。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光伏备案1500余件。”

徐艺嘉提交材料后还是有些担心,来备案的人这么多,会不会延迟审批?工作人员却告诉她,会有专人进行平台审核,对申报信息进行实时反馈,即时受理、限时办结,备案项目1日内办结。

当天回到公司的徐艺嘉登录账号后,惊喜地发现中午的项目备案已经审批完毕,她的焦虑也一扫而光。随着公司又一份项目备案填报任务的下达,徐艺嘉感慨道:“这次一趟都不用跑了!”

不只是光伏项目备案,近年来,薛城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项目审批方面,在全省率先推出“函证并行”审批制度改革,办理时间压缩幅度达80%;在项目建设、市场准入准营等领域打造2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全面推行政务服务进商圈、进银行、进园区等“五进”服务模式,以“改革小切口”助推“服务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