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多点发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年08月25日

本报峄城讯 近年来,峄城立足镇街资源禀赋,以因地制宜的实践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从坑洼塘坝到生态产业园,从传统种植到“特色+”新业态,持续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引擎”,让乡村沃土迸发新活力。

底阁镇曾遍布闲置采空区塌陷地,如今已蜕变为集生态养殖、光伏发电于一体的“渔业小镇”。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水面,岸边稻穗低垂,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该镇创新引入企业合作,以“适配性”规划为核心,对原有坑塘实施标准化改造,科学划分养殖、种植、光伏等功能板块,让土地在传统养殖之外衍生出“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多元价值。在此基础上,该镇联动周边康庄、魏楼等村庄,探索“渔业+光伏”“渔业+蔬菜”立体种养模式,带动50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同时,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按下“加速键”,投入使用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节水60%以上,污染物排放减少80%,既守护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又让亩均养殖效益提升30%,走出一条兴渔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初秋时节,榴园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处农场内,百余亩桃园迎来丰收季。粉嫩的桃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镇域内连片的石榴园里,红彤彤的石榴缀满枝丫。作为“中国石榴之乡”的核心产区,榴园镇依托万亩石榴资源,一方面做精特色林果种植,推广石榴品种改良和绿色栽培技术,提升石榴品质与产量;另一方面深化“林果+文旅”融合,将桃园采摘、石榴观光与石榴文化节、乡村民宿相结合,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既让“峄城石榴”“榴园鲜桃”成为特色名片,又让果农们享受到“一亩果园两份收益”的红利,带动近千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底阁镇的生态产业园、榴园镇的林果采摘园、古邵镇的蔬菜大棚……一幅幅产业兴旺的壮美画卷次第展开。各镇街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产业矩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乡村振兴,久久为功。

(记者 孙守生 通讯员 刘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