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红路”

2025年08月21日

孔令合 杨家昶

在薛城区沙沟镇张庄村,一条名为“榴红路”的道路,承载着抗日战争胜利这段历史的红色印记,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里的热血与忠诚。

“榴红路”紧邻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招编处旧址,曾是鲁南军区秘密交通线的重要路段。抗日战争期间,张庄村因群众基础深厚,且距峄县县城较远,成为运河支队、峄县大队、鲁南铁道大队最早建立的秘密交通线节点之一。1939年5月,全国政协文史委原主任、中国地方志协会原副会长董一博与其兄——全国石油办公厅原主任董尧卿,在此设立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招编处,董一博任处长。周边数个村庄由此掀起参军热潮,先后招募战士500余人,进一步壮大了抗日队伍,并在当地山区组建起凤城部队第二团。这支部队活跃于津浦铁路两侧及微山湖畔,持续打击日军,后编入八路军115师鲁南支队,董尧卿任大队长。

在这条红色通道上,曾先后护送千余名我党政军干部及万余两黄金等重要物资安全过境。1943年11月,新四军代军长、华中局负责人陈毅赴延安时,自苏北途经峄西圣土山下的榴花峪,在此饮马休息,后穿越津浦铁路、渡过微山湖,写下七言绝句《过微山湖》:“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1945年10月2日,为粉碎蒋介石反动派全面进攻解放区的企图,党中央派陈毅军长赴山东指挥鲁南解放战争。铁道游击队郑政委带领两个中队到微山湖边三孔桥附近接送首长。陈毅的警卫员曾风趣地说:“军长去延安、回山东,两过张庄,真是与圣土山有缘呀。”圣土山下的这条通道,蜿蜒曲折,周边峰峦起伏、地势险要,是连接抱犊崮至峄西山脉、穿越微山湖的必经之地,其见证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一直在群众中代代传诵。

如今,为纪念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张庄村于2024年10月将这条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道路命名为“榴红路”。“榴红”二字,既呼应着当年陈毅途经的榴花峪,更象征着革命精神如石榴花般炽热绽放,在岁月流转中永不褪色,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发扬。1945年8月15日至2025年8月15日,八十载岁月流转,历史的回响依然清晰。这一天,总能唤起我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不屈抗争,最终迫使穷途末路的日本侵略者向中国无条件投降。这一伟大胜利,镌刻在民族记忆深处,成为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