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安广池
一天夜里,梦见了葛老师。他坐在办公桌前,对坐在他对面沙发上的我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喜欢看济公传,很喜欢大和尚说的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我突然醒了,想起那是葛老师两年前在他的办公室对我说的话。我想,这句话不是对葛老师人品和修养的评价吗?和这样的长者密切接触,不也会飞得更远,活得更好吗?
葛老师的办公室与我的办公室斜对门,但我们却分属于不同的单位。由于经常会碰到果农朋友咨询的农资质量问题,我时常会到他的办公室请教,得到的帮助自然是很多的。
在水利大厦这座楼上,我们两个可能是来得最早和离开最晚的人。几乎每天早上七点多钟我到办公室的时候,总会看到斜对过那扇虚掩的门,而且会闻到香喷喷的食物味道,我知道那是葛老师在吃早餐;由于手头的活很多,加班加点于我而言是常事,每次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还会看到那扇虚掩的门,那是葛老师还在办公室的标志。
葛老师是相邻单位综合科的科长,过去被称为办公室主任,管的是一个单位的柴米油盐和吃喝拉撒,事情很多,很碎,很杂,但葛老师总是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恰到好处,把单位里的每一位同事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和他同办公室的沈先生经常说:“和葛老师一间办公室,真是享了福了。”
葛老师做事为人如同他的整洁得令人不忍下脚的办公室一样,他既是个管家,又像个保姆。凡是到他办公室找他的人,办完事了总要多待一会,感觉那是一种精神享受。即使是外边来办事的人,不论与葛老师熟悉与否,办完业务也都想在他的办公室里多“赖”一会,为的就是这样的场所和这样的人平素里是很难遇到的。
我一直奇怪于葛老师的“以单位为家”的原因,根据我的精确统计,除了出差在外以外,他几乎都是周一早上来上班,周五下午才回去,真的是把单位当成家了。
一天晚上,我敲开葛老师的门,看见他正在吃一碟花生米,便问他怎么老是不回家,像他这个年龄,早该有孙儿了,下班后早早回家,看看儿孙,也是一种享受和对家人的贡献嘛。
葛老师笑了,说:“老伴退休了,孙儿还不够她看的呢。”又说:“我们单位有值班制度,年轻人平时工作忙得很,家里的事情又多,加上我觉得每天从老城到新城来回跑忒麻烦,就和老伴商量好了一个星期一个来回。”
我惊呆了,觉得一缕春风一直吹进心坎里去了。
2024年8月到11月,组织上选派农业专家到重庆支农,我们13人是一个队,葛老师是领队。到了丰都后,他跑前跑后与受援单位对接,联系各种与大家工作和生活相关的事情,把各种事项安排得井井有条,重现了他的“综合”本领,让每位同志都能在远离家乡三千里之外的丰都安心工作。
我是一个于吃喝用度不上心的人,觉得一个人在外,怎么都能对付。每天的伙食总是随便弄点就行,有时候会啃个干面包了事。葛老师发现后,觉得我“摊上了大事”了,苦口婆心地劝说我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说:“出门在外几千里,这样乱吃一气怎么行?怎么能让家里人放心?”
说了好几次,看我“死不悔改”,干脆就把我拉进了他的“伙食团”。每天早上,我还没有洗漱完,他的微信就来了:“小米绿豆汤熬好了,请来吃早饭。”
机关食堂里只有早餐和午餐,葛老师就对晚餐格外重视,包水饺、蒸馒头、炒辣子鸡……让我们在异地他乡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这一届支农专家几乎没有中途回家探亲的,我想应该与葛老师的特色早餐、晚餐有关。
秋深了,山上产业园的事情多了起来,人手不够,我跟葛老师说;“能不能帮我上山修剪一下果树?”
葛老师很认真地想了一会,说:“我没有学过这门手艺,能行吗?”
我说:“我也是门外汉出身,果树修剪这个活,一学就会。”
他又迟疑了一会,说:“要不,我去学学,就怕耽误了你们的事情。”
于是,我就带着葛老师上了海拔1100米的仙女湖产业园。先是修剪苹果树,我在前边剪,他在旁边看,目光随着我的剪刀行动轨迹不断游移,歪着脑袋学得非常认真。
半个小时后,他拿起了剪刀,说:“我来试试吧。”
开始时他蹑手蹑脚地放不开,剪了几棵树后有了经验,居然也像我一样“咔嚓咔嚓”起来,一直剪完了一行树。剪完树后,他把我拉到树旁边,让我挨棵点评,指出不当之处,他一边听一边认真思索,还不时拿剪刀在枝条边比画比画。那副认真的劲头着实令人动容。
今年六月底,他修剪的这些苹果树都结出了又大又红的苹果,这也是丰都人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自己县里生产的苹果。我想,每个丰都人都应该感谢葛老师的。
我属于枣庄和丰都之间的“候鸟技术员”,两头的工作都要兼顾。每次回枣庄,葛老师都要打车送我去车站,说:“早点到车站,我看着放心。”但是,在丰都的三个月时间,他却一直没有回过家。有时候,他拿着手机翻看孙儿的照片,看得是那么专注,眼睛里发着被泪水打湿了的光芒。我知道,那是葛老师想家了,想亲人了……
今年三月,葛老师退休了。他离开单位时无声无息,就像一阵春风,温馨而轻柔地刮过来,又轻柔地消失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斜对过的那间办公室的门虚掩过,看来,敬爱的葛老师再也不会打开那扇门了。
后来,我也离开了那层楼,搬到了一楼办公。从此,我也再没有去过三楼,我觉得那扇关闭得紧紧的门一下子锁住了心里的春天……
一天夜里,梦见了葛老师。他坐在办公桌前,对坐在他对面沙发上的我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喜欢看济公传,很喜欢大和尚说的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我突然醒了,想起那是葛老师两年前在他的办公室对我说的话。我想,这句话不是对葛老师人品和修养的评价吗?和这样的长者密切接触,不也会飞得更远,活得更好吗?
能遇见高德之士,真是人生最大的造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