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榴”扎根网格暖民心

——薛城区国运社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基层实践缩影

2025年08月07日

本报记者 张琛 王正

盛夏时节,走进薛城区新城街道国运社区,石榴树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叶间洒在“红石榴”主题公园的步道上。这里既是居民晨练的好去处,也是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的“第一课堂”。

国运社区位于薛城区东北部,辖区3个小区、1642户各族居民比邻而居。社区以“和合凤鸣 同心圆梦”为品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让团结之花在平凡生活中静静绽放。“大家看,这棵石榴树是我们社区第一批党员义工种下的,现在已经开花三次了。”新城街道国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霞向大家介绍时,几位晨练的老人正驻足观看墙上的“民族团结故事长卷”。国运社区依托小区空地打造“红石榴”主题公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花草树木与文化景观之中。公园中央矗立着一座石榴雕塑,象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雕塑旁边是一面文化墙,展示了社区开展民族团结活动的照片——包饺子、写春联、民族舞、志愿服务,平凡生活的温度在一幅幅画面中定格。

从主题公园沿着干净整洁的小径走进社区服务中心,“红石榴”服务大厅格外醒目。大厅分设“为民服务”“民族团结”“红色物业”三大功能区,温暖的红色主调让居民一进门就感受到归属感。赵霞介绍说,社区依托“红石榴”服务大厅搭建了民族团结活动平台,常态化开展议事协商、民情恳谈和政策解读,把民族团结的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大厅内还设有“云端连线角”,居民可以通过视频与外地家人交流。春节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和留枣过年的新疆务工青年一同向远在天山的亲人视频拜年,成为社区里一段暖心故事。

国运社区创新推行“红色物业+网格管理”模式,将民族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细节之中。社区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物业人员共同负责,实现“楼栋有人管、诉求有人办、矛盾有人解”。社区还建立“红石榴调解室”,专门处理邻里纠纷。去年夏天,两户居民因空调滴水问题发生争执,在“红石榴”调解员的暖心化解下,双方握手言和,还一起参加了社区的民族团结文艺演出。

“石榴花开满园红,社区是我们的家。”走出国运社区,阳光下的石榴树愈发鲜亮。这里的居民正在用日常点滴编织出一幅幅团结、和谐、幸福的社区生活画卷。国运社区的故事,是我市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城市社区治理紧密结合,推动“社区有阵地、活动有特色、服务有温度”,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