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日
本报记者 王龙飞 任翔
7月30日,记者走进位于枣庄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睹了一场“魔法”般的绿色变革:废旧矿泉水瓶在智能化流水线上经过化学法再生,摇身变为柔软的纤维,最终织成一件件时尚风衣。这场变身的背后,是正凯集团以“智慧纺织”与“循环经济”为核心,打造的纺织产业全链条闭环生态。
在正凯投资7.34亿元建设的“20万锭高档新型特种纤维混纺纱”智慧工厂内,传统纺织车间的喧嚣被智能化设备取代。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化系统无缝衔接,AGV智能物流车穿梭于生产线之间,APS全流程智能化排程系统实时优化生产节奏。
“这里诞生了国内首个多品种智慧纺纱工厂。”山东正凯总经理庄建刚指着全流程数字化看板介绍,通过与江南大学、青岛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企业将涤纶、腈纶、莫代尔等9类高端纱线的生产效率提升30%,能耗下降25%。2020年,该项目入选“国家重大技术改造专项”,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山东省智能工厂”,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这件风衣的原料,可能来自你手中的矿泉水瓶。”在正凯产品展厅,庄建刚手持一件米色风衣,揭开了“变废为宝”的奥秘:废旧塑料瓶经破碎、清洗、化学降解后,生成再生聚酯颗粒,进而纺成纱线、织就面料,最终回归市场形成闭环。这一过程实现了“纺织品到纺织品”的零废弃循环,践行了国家“双碳”战略。
2022年,正凯启动二期项目——山东福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化学法循环再生纤维产业化。目前,企业已形成年回收4万吨废旧纺织品的能力,相当于每年减少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其生产的再生纤维获得GRS、OEKO-TEX等国际认证,产品远销日韩、欧美,成为ZARA、H&M等品牌的战略供应商。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正凯集团的子公司,山东正凯的基因中镌刻着创新与责任。“纺织板块正向全链条覆盖迈进。”庄建刚透露,从上游再生纤维到下游高端面料,正凯已构建起“原料可控、技术自主、市场多元”的竞争壁垒。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称号,并主导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我们计划三年内将再生纤维占比提升至50%。”庄建刚指着屏幕上的战略路线图说,正凯与福凯的协同布局,将助力枣庄构建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注入绿色动能。
■记者手记:
从塑料瓶到时尚风衣的绿色蝶变
从一瓶到一衣的循环,从单点突破到全链生态,正凯的实践印证了“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价值导向。在这片传统纺织业沃土上,一家民营企业正以智慧与责任,书写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