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赐宴街的前世今生

2025年07月17日

□李飞

赐宴街是一条老街,虽没有北京国子监街、祁县晋商老街、哈尔滨中央大街知名,但在滕州城可谓是名片一张。在我的心目中,赐宴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夸张点说,只有在这条古朴幽静的老街生活得长一些,时而走上一趟,才能品味出老街的韵味。

滕州赐宴街其名是大有来头,单说“赐”字的解说就很久远。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中,经过山东滕县(现今滕州市),在此休息期间,详细听取地方官员任内的政事条陈,以及当地因旱灾导致百姓疾苦的情况。乾隆皇帝对地方官员的汇报表示满意,并下令减免滕县当年赋税的十分之三,受灾地方减免十分之五。百姓为表达感激之情,自发组织了独具本地特色的欢迎仪式,乾隆皇帝即兴下令大摆宴席,与百姓同贺,并特赐“赐宴”之名。皇帝赐予的特殊宴会,百姓感到无比荣光,便立碑铭志,将自家名不见经传的村名“小祝庄”喊成了“赐宴村”,时间久了,赐宴二字演变为寺院,到1990年,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寺院村被改为东寺院居和西寺院居。

今天的赐宴街,虽然少了从前的建筑物,但只要用心观察,还是能从新建的楼房中寻到源于那个年代的遗韵。当你和家人顺着荆河南岸遛弯,到达善国大桥和新兴南路大桥之间的广场时,你会发现一座大气漂亮的仿古门楼映入眼帘,门楼顶端“赐宴街”三个大字鎏金生辉,云纹雕饰间隐约可见“朱门映日耀千秋”的诗句。门楼东侧是一条长十余米的影视墙,墙壁上的石雕再现乾隆皇帝参加圣宴的场景;门楼西侧是一组雕塑,表现的是地方官员朝贺皇帝的宏大场面;门楼两侧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商铺建筑保留了明清风格,青砖路面、飞翘屋檐、镂空窗格和古韵木雕,透露出流转于二百年前的盛世气象。

赐宴街是滕州市为纪念这段历史佳话于世纪之初特意打造的。这条街或以古、今区分,或以商、居区分,或以教、培区分,当然你要想在赐宴街逛逛,体验穿越那个时代的感觉,最是吸引你的,让你念念不忘的,当属街巷美食飘出来的香气。

傍晚,当你携家人、孩子外出改善伙食,寻找特色小吃,我想对你说,不妨迈开脚步,放松心情,到赐宴街走一走,看一看,各种小吃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华灯初放,踏入赐宴街,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一箸落,香满楼”的诗句,约六百米长的赐宴街主道,流动餐车如繁星点缀,餐车的造型也是五花八门,外观彩灯闪烁,内里云雾缭绕,热气腾腾。路沿石上端的地面上,小方桌、小马扎、小企鹅啤酒桶……摆放得密密麻麻,什么缙云烧饼、恩施肉饼、周村薄饼、大姐烧烤、二嫂臭豆腐、三妹麻辣烫……各种风味小吃琳琅满目,比比皆是;两侧的商铺特色各异,什么“小两口”炒鸡店、“孙二娘”熟食店、“一撮毛”牛肉店、“喜洋洋”旋转火锅店……怪异的店名招牌令人莞尔;知名、老牌的酒店也是响当当的,数不胜数,从“滕县老院子”的乡土菜到“鲁南宴会厅”的宴席,从“大军全羊馆”的豪迈到“粥府大食堂”的温情,赐宴街美食谱写着味觉史诗。

对于我来说,赐宴街的美食,我喜欢两个季节,不是不冷不热的春天和秋天,而是炎炎的夏日,短衫短裤配啤酒,约上三五好友,来一场酣畅淋漓地豪饮;还有就是冰天雪地的寒冬,在小商小贩特制的帐篷里,围炉小酌,感受和沉浸于过往的生活。赐宴街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数专卖武汉热干面的面馆。在武汉服役十余年间,众多名吃,我唯有对热干面情深意长,难以割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位地地道道的湖北人来赐宴街开了一家武汉热干面馆,我自然成了那里的常客,热干面的芝麻香,总能唤起我对军旅生活的回忆,这碗跨越千里的面,盛着军营的月光,盛着岁月的沉淀,也盛着赐宴街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