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域下的 “战争与和平”

——刘伟、谭文辉新著《AI战争》评析

2025年05月22日

□余自言

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如今AI技术的狂飙突进不仅引起全球关注,而且其改变社会格局的速度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最近笔者欣喜地看到刘伟、谭文辉新著《AI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更广的视界与更深的思索。

这部图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4月出版发行,深入探讨了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与风险。书中不仅剖析了美军军事智能现状,预测了未来战争的制胜关键与挑战,还关注到人机融合在智能战场中的合作,以及伦理算法决策、反人工智能和认知战等前沿议题。

我国军事专家、国家安全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曾表示:“核武器威胁不了人类,最可怕的是人工智能战争。”而美国的马斯克也说过:“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与AI有关。”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军事演习和战争,AI已在多个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AI如何改变战争的规则,甚至改变战争的定义?当武器系统开始“自己做决定”,人类还能完全掌控局面吗?如果AI误判了战场局势,或者被黑客攻击,后果会如何?技术革命往往伴随着战争的爆发,AI作为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是否会重蹈覆辙?AI军备竞赛正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国家间的军事力量平衡如何被重塑?

《AI战争》在探究AI在军事领域的种种应用与处处风险之外,亦间接诠释了上述的诸般疑问。这是一本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军事智能领域佳作,它将带你深入探索AI与战争的复杂关系,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

当前的军事智能(包括AI)研究存在两个致命缺点:(1)把数学等同于逻辑,把逻辑简单等同于智能。数学不等同于逻辑,数学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结构,是一种基于公理的逻辑体系;而真正的智能及军事智能不但包括数学——这种基于公理的逻辑,而且还涉及非公理逻辑,甚至现在还未形成逻辑的非逻辑或超逻辑。(2)把军事智能简化成了军事+AI或者AI+军事。实际上,军事本身就是人类最高水平的智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形式以及反智能形式。

所以更准确地说,军事智能既包括科学技术,也涉及文、史、艺、哲、宗等方面,属于复杂领域(如《孙子兵法》的英文名字就被翻译成“The Art of War”),其核心是“诡”“诈”“算”“胆”“善”等,是人、物(机是人造物)、环境系统融合的计算+算计体系。军事智能的特点“诡、诈、算、胆、善”也展示了现代战争中策略与智慧的重要性,而其最高境界“善”则强调了通过智慧和非对抗手段实现目标的价值。未来,军事智能将在这些特点的引导下,继续推动战争形式和战略思想的演变。

军事领域的智能化不同于自动化,自动化(含人工智能)一般是确定性的输入、可编程的处理、确定性的输出、确定性的反馈;而军事领域的智能化则是不确定性的输入、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处理、不确定性的输出、不确定性的反馈(但整个过程常常是利己的)。机器智能的基础是逻辑映射关系,而军事智能的基础则是漫射、散射、影射,其中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军事智能的重要组成成分。

军事智能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不是单纯的快、单纯的准,而是对,例如单纯机器计算得越精细、越准确、越快速,危险性越大,因为敌人可以隐真示假、造势欺骗、以假乱真,所以有专家参与的人机融合/混合军智相对显得更重要、更迫切、更有效。一般而言,机器的“计算”往往解决可以数学建模的重“复”性工作,人类的算计常常处理不能数学建模的“杂”乱无章的事情,而任务环境就是把“复”“杂”集成在一起的平台。涉及人、机、环境三者的军事智能如《易》一样,其核心都在于:变,因时而变、因境而变、因法而变、因势而变……费曼说:“物理学家们只是力图解释那些不依赖于偶然的事件,但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试图去理解的事情大都取决于偶然。”军事智能就是这种偶然+必然的复杂系统。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何雷指出:“现代战争形态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快速发展,下一场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AI战争》研究军事智能,论述人与AI结合的重要性,强调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是AI的发展趋势,对军事智能化和AI战争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探索”。

原沈阳军区副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姜道洪则认为:“《AI战争》以严谨笔触穿透未来战争迷雾,揭示人工智能重构军事智能及战争规则的颠覆性路径。从计算量化到算计谋划,从智能体决策到认知域攻防……本书以前沿军事科技为经,以兵棋推演为纬,立体解构人机环协同的新型战争形态。作者按照技术决定战术思维,用缜密的科技理论预测未来战争的样式,为理解智能时代军事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对于《AI战争》,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博弈与兵棋推演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杨南征表示:军事智能并非军事+AI,也不是AI+军事,而是其中既包括机器的计算也包含有人的算计,军事智能如生物进化一样不太讲究多强大、多聪明,而更关注任务执行中的恰当变通,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而是对症下的准药,最高境界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军事智能对于解决小数据学习、人机互信、伦理法律对齐、科技与和平的关系等发展难题,都有重要启示。

透过这些业内人士、军事专家的表述,以及《AI战争》所阐释的内容,让我们尤感振奋的是,东方智慧赋能AI战争,给未来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带来了最大的变量,和更深邃的能量!

与西方理性计算思维相比,东方智慧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流,既有理性的成分,也有感性的成分。东方智慧不仅仅是智能计算,而是智能化,重点在“化”,即算计。算计是人类的理性与感性混合盘算,是已有逻辑形式与未知逻辑形式的融合筹划。在这种人机融合智能中,计算-算计问题实际上是对东西方智慧的融合与共生的探索。它就像东方的围棋和西方的国际象棋在棋盘上的对弈,是策略与直觉、规则与创意的完美结合。在军事智能领域,这种融合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高效的计算能力来处理数据和情报,还需要人类的智慧和直觉来理解和预测敌人的意图,以及灵活地应对战场上的不确定性。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三十六计·胜战计·瞒天过海》)。中国的古籍经典《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给人工智能的研究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与无穷的智慧。

900年前宋朝名将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兵法策略,恰恰是对当今AI战争的最好点拨!中国传统文化的“王道”“和为贵”“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更为人类未来提供了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