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邵明思
在枣庄峄县自古就有“先有马头山,后有石榴园”之说。两千多年来,马头山尽览石榴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到今天“冠世榴园”的盛况,当然了这里面还蕴含着许多荡气回肠意味深长的人文传说呢。
据《峄县志》载:“马头山,县西四十里,在石屋山西。壁立如削,旁一鸟道达岩上。有神祠,旁一洞,可容数十人。绝顶有二池,大旱不涸。其地平旷可耕,多舂臼遗迹,盖亦昔人避兵处也。”
与马头山连体的后面奇峰突起,气势磅礴,名叫狮山;与狮山对峙的西山名叫象山;狮、象二山北侧的小山包,文峰端秀,名叫凤凰山。马头山和狮山、象山、凤凰山均以像形而得名。惟妙惟肖的四座名山之间,纵向穿插着两支潺潺流水的泉溪,在山水交融的峡谷间有一座权妃墓。
《明史》记载:恭献贤妃(1391-1410年)权氏,明成祖朱棣宠妃,朝鲜人,永乐六年(1408年)在朝鲜甄选并向明朝进贡以充掖庭,永乐七年(1409年)封为贤妃,位在张贵妃之后。权贤妃肤色白皙姿容美丽,善吹玉箫,成祖爱怜之。永乐八年(1410年),权氏随明成祖从北京返回南京时不幸因病薨于临城,葬于峄县。
根据权妃墓地的山水景观和自然风物,民间流传一支歌谣:东山狮子西山象,二龙戏水栖凤凰;十万将士兜泥土,马头山下葬皇娘。
马头山下这片神奇之地因历史人文典故而被列入《中国名胜大辞典》的景点,是枣庄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朝友好纪念林园”,成为冠世榴园风景区的一颗明珠。
马头山下龙塘北边有一座山神庙,庙北通向山后的羊肠小道,叫做龙马山口。龙塘南边是一片山泉湿地,湿地间有十多个野生荷塘,有星罗棋布的芦苇荡。是山鸡、白鹭、黄莺,以及狐狸、獾、兔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在这个僻静幽雅的自然风景区,还流传着唐代诗人李白的爱情故事呢。
史籍记述: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初来东鲁,此后两年,他先到鲁郡的任城(济宁)寻访诗友贺知章,又到兖州、曲阜及东海郡兰陵(峄县)、下邳等地进行文化采风。李白到石榴园,寄居在“龙马山庄”的退休官员萧德言家中。告老还乡的工部员外郎鲁大公与萧家为邻。鲁员外之女“鲁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聪明伶俐,出口成章,正值豆蔻年华。李白为她赋诗一首《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李白暗恋鲁女的满腔痴情跃然纸上。李白诗友萧德言便有意撮合。李白与鲁女在马头山庄荷塘边相会。
李白主动示爱,低咏一词:小生三十五,衣破无人补……鲁女聪慧,欲擒故纵,轻声吟道:山莲影下,纨绔子弟,呸!今生休想。李白含笑对曰:海榴丛中,红粉佳人,嗬!前世姻缘。
榴花为媒,诗词牵线,有情人终成眷属。《峄县志》记载:“李白娶鲁女为妻,生一子名伯禽。”
李白爱好饮酒,写下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的《客中行》;他爱好抚琴,写下了“峄阳孤桐,石耸天骨”的 《琴赞》;他到下邳去缅怀张良,写了《经下邳圮桥怀张子房》等多首诗词。李白爱榴花,更爱貌似榴花的鲁女,他的诗词《咏邻女东窗海石榴》,成为冠世榴园的文化符号。古代的峄县称兰陵,隶属东海郡,所以李白把峄县石榴称为“海石榴”。
从马头山至锅箕山是石榴园的中心腹地。据《博物志》《汉书》等史籍记载,公元前115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第二次出使西域,他从涂林安石国把石榴引进中国,栽植在上林苑,供皇室成员享用。公元前36年,汉成帝在位时,丞相匡衡从御苑中把石榴种株移植到自己的家乡承县栽培。经过历代繁衍,至元代形成林网格局,明代集结成石榴园。天启(1620一1677)年间,山东兖州府以峄县石榴作贡品进奉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