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花开

2025年05月08日

□邵长超

很喜欢月下逗留在桐树下的时刻,桐叶筛碎银辉,满地光影恍若水波流转。忽然明白古人为何要在琴瑟中置梧桐木——那五十弦的锦瑟,原是用年轮镌刻着时光的韵律。

清明时节,春和惠风,但盈虚有数,不知不觉间就会细雨斜织。就是在这样天气里的午后,来到了老家,打开斑驳的深红漆的大门,满庭浅紫的桐花沉静素雅,像是谁把摘云作笺的旧信札,从青瓦檐头一叠叠地倾洒。忽而懂得《周书》所载“清明之日桐始华”的深意,梧桐应阳而发,雏凤清生。原来天地已为暮春写好了绝句。

记得奶奶很喜欢梧桐,总是在自家的墙外种上几棵,“凤凰非梧桐不栖”,唠叨着种棵梧桐树,引得百鸟来。而今,雌树葳蕤如碧纱灯笼,雄树却早已化作廊下的窗棂雕花。先秦文献《诗经》里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原是比翼连枝的注脚。难怪《西厢记》里崔莺莺要对着梧桐树声泪俱下地起誓:“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汉代司马相如作《凤求凰》时,是否也见过这般双树交柯的景象?我忽然懂得这满树繁华为何在春寒时盛开,它们虽为不能言语的草木,却道出了对光阴的忠贞。

庄子曰:“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原来天地灵物都懂得择良木而栖。老宅的梧桐50年代就扎根于此,它看过新娘子的红盖头拂过花枝,听过婴孩在树荫下第一声啼哭。而今,枝丫间悬着的铜铃犹在,偶尔落下的残花仍沁出幽微的草木香,只是摇铃的人早已化作春风。

晚饭后,信步来到体育馆散步,暮色漫过春枝,忽有一股特别的暗香在衣袖间游走,藉着星辉月色,猛然发现,原是桐花。这满树桐花好似蘸着月华开放。桐树、桐花对我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因为最爱我的奶奶喜欢它。“凤凰集梧桐,群鸟从之。”只是凤凰终究只是传说,倒不如说这满路芳菲,本就是涅槃的凤凰栖息于人间。

很喜欢月下逗留在桐树下的时刻,桐叶筛碎银辉,满地光影恍若水波流转。忽然明白古人为何要在琴瑟中置梧桐木——那五十弦的锦瑟,原是用年轮镌刻着时光的韵律。唐朝诗人李商隐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每根丝弦里都藏着青桐的年轮,藏着凤凰来仪时的清鸣。

待到再晚些,仍有花朵在渐次绽开,甚至能听到挣脱萼衣的声音。想起奶奶临终前握着梧桐籽呢喃:栽梧桐的人怕是等不到凤凰来了……奶奶弥留之际的话音和梧桐的花香一起,散在四月的风里,飘扬,飘扬……

或许,满庭栖着月光的紫云,正是迟来的金羽,在年轮深处轻轻颤动,声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