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本报记者 张琛
在鲁南库区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位乡村振兴的追梦人——山亭区冯卯镇温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德坦,他扎根基层多年,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为画笔,在这片土地上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曾经落后的库区山村蜕变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村,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十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日前,刘德坦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雕琢和美乡村新画卷
刘德坦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温庄村“桃源里,村庄中”的独特优势,开启了景区化村庄建设之路。他带领村民先后投入850万元,实现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文化”的全面升级。秉持“六有”标准,精心打造“醉桃源·温庄”特色品牌,建成中国第一条乡村五彩音乐公路,开发乡村水上游乐公园,举办湖畔杨树林乡村音乐会。这些创新举措,让温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农旅融合发展上,他以高瞻远瞩的视野,推进音乐大道观赏区、湖边桃源民宿区等互动体验区建设,将温庄村打造成集农业观光、亲子游学、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同时,他积极推动温庄村与周边的首旅金蜗牛岩马湖房车露营公园、岩马湖梅花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联动发展,为环岩马湖乡村旅游片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径
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刘德坦以党支部为核心,牵头成立四个专业合作社,成功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提升至43万元。庆德农业光伏服务合作社建设的16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不仅带来20余万元的年收益,还为31户脱贫户每年分红12万余元;晓东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打造的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大棚,年收益16万元,为全镇344户贫困户分红13万元,带动6人就业。村集体与村民入股的洪旺渔业养殖合作社,也实现了稳定增收。他招引上海商学院开展植物康养、闲置小院复活课题研究,招引山东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温庄,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林下经济。此外,他积极搭建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引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在温庄村建设专家小院和工作站,推广优质早桃品种和生态种植技术,改良桃树3200亩,带动800余户群众增收2000多万元。他还依托工友创业园,打造“温庄老家”特色品牌,拓展旅游后备箱经济,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筑牢党建基层新堡垒
刘德坦始终将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他实施“头雁工程”,加强自身学习和班子建设,不断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规范党务、村务工作制度,开发“三务公开”码上监督小程序,创设“回音壁”平台,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同时,他实施“群雁工程”,设立无职党员责任岗,吸引乡土人才、优秀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多年的辛勤付出,让刘德坦收获了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但他始终保持初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责任与担当,带领温庄村村民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