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本报记者 王正 通讯员 赵健健
眼下,智能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5G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位于枣庄高新区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打造的数字化工厂,正以单日10万支电芯产能领跑行业,刷新了智能制造的新高度,标志着枣庄高新区锂电产业集群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跨越。
在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全长1800米的5.2Ah混合动力电池电芯生产线上,自动化机械臂精准作业,数据实时监控,每一步工艺都经过严格优化,有力推动了产品质量与效率双提升。生产线上机械臂如舞者般灵巧,精准抓取着每一个组件;智能系统实时分析数据,科学调整生产参数,确保每一支电芯都达到最优性能。
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兼行政部部长余海表示:“我手里拿着的这块电芯,就是混合动力5.2Ah电芯,电池包就是由这些电芯串并联组装起来的。混合动力5.2Ah电池包这款产品主要面向吉利全新一代智能混动系统使用的高压轻混电池,具有高能量(功率)密度、高倍率、高循环寿命等特点,采用U型三面液冷方案,极大满足整车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功率输出要求,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车间内每条产线均配置了大量的机器人和激光焊接、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立体仓、自动物流线等先进技术设备。这些先进技术设备的融合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吉利、沃尔沃等品牌新能源汽车电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品质保障。
余海介绍:“正常来讲,1支纯电电芯生产周期大概14天,1支轻混电芯大概18天。经过测试后,纯电电芯一天大概下线1.6万支,轻混电芯一天大概下线9万支。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初步实现了5G工业互联网应用,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生产数据,优化工艺流程,进一步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制造,助力公司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持续领先。”
近年来,枣庄高新区锚定“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目标,积极打造布局优化、链条完备、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如今,已成为国内外锂电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行业影响力正随着吉利欣旺达等企业的崛起而逐渐扩大。
“我们将继续抢占‘双碳’风口,高效运营好吉利欣旺达牵头的省级锂电创新创业共同体,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推动自主研发技术占领行业领域制高点,力争在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上实现新突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贡献更多山东智慧和山东方案。”余海满怀信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