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本报讯 3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全力以赴抓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

全力守护一片蓝天,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2024年,全市6项大气污染物实现“3持平3改善”。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4.0%,优良天数同比增加8天。持续开展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排查工作,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80余次,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实施企业环保绩效争A创B行动,2024年新增5家B级企业、3家绩效引领型企业。

协同共护一泓清水,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保水质”与“增颜值”并举,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保护。聚力项目建设,改造城市雨污合流管网213公里,70%以上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任务。全市新、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新增8.8万吨,为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提供基础支撑。2024年,全市9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体,优于全省平均21.6个百分点。

坚持减污降碳协同,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4年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环评审批556个,服务保障率100%。探索项目环境要素保障新路径,建立以排污权暂行办法为主,收入管理、使用费标准、实施细则、确权办法为支撑的“1+4”交易体系,有力保障了13个重点项目环境指标需求。积极争取各类中央、省环保专项资金4.48亿元,同比增长3%,支持全市115项重点治污工程建设。围绕“双碳”目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将全市7家企业、23个产品纳入全省重点行业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试点。

优化提升监管效能,守稳守牢环境安全底线。推行生态环境“差异化”监管,将170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修订完善30项免罚、6项减罚事项清单,减罚免罚环境案件92个。完善一体化数智环保建设,以在线监控、智慧监管等手段,实现全市非现场执法占比43%以上。联合公安机关侦破全国首例柴油货车污染控制装置造假案。完善跨省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因地制宜实施韩庄运河“一河一策一图”,严密防控南水北调东线水环境风险。 (记者 任翔 实习生 田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