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赋能乡村振兴大文章

2025年03月25日

本报市中讯 孟庄镇大郭庄村创新实施“地名+”模式,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将地名工作与历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升级、智慧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地名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地名传承村史,文化赋能留住乡愁记忆。建设村史馆。通过实物、影像、档案等形式融入地名元素,系统展示村庄200余年历史变迁、民俗文化及生产生活演变,打造乡村精神家园。打造文化街品牌。结合村庄特色,命名“状元街”并建设地名文化长廊,融入村史故事、民俗知识、地名政策等内容,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如今,该村年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地名赋能好品,产业融合激活乡村经济。实现道路命名标准化。组织专家论证、村民座谈,指导大郭庄村将6条无名道路命名为“龙井巷”等,以茶叶品种命名凸显村级茶产业特色,提升品牌辨识度。推动地理标志品牌化。支持“大郭庄葡萄”“大郭庄茶叶”地理标志的申报,推动特色农产品市场化。2024年,大郭庄村葡萄销售收入875万元,茶叶销售收入46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

地名智慧服务,便民利民实现一键直达。推动数字化地图建设。引入“互联网+地名服务”技术,标注寄递站、农家乐、采摘园等50余处兴趣点,并用“乡村著名”小程序实现采集上图,实现游客“一键导航”、物流精准配送。培育直播助农新业态。协调资源搭建农产品“直播间”,邀请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主播,联合返乡青年开展直播带货,累计观看超50万人次,显著提升乡村知名度。

地名守护生态,文旅协同绘就绿色画卷。强化地名标识作用。指导将村内河流、茶园、葡萄园等生态资源纳入地名管理体系,通过命名强化资源保护意识。推动文旅协同发展。支持开发“茶园观光”“葡萄采摘”“状元文化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游客体验乡村“诗与远方”。目前,村周边两条河流纵贯南北,水质达标率100%,鲢鱼、草鱼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无公害水产品。

(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朱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