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7日
□钱续坤
明媚的春天,是踏青赏花“品”出来的,也是大快朵颐“吃”出来的。且让我们从“头”去尝鲜,去品咂有一种美味叫“春天”,有一种美好叫“春天”……
“桃红柳绿簇春华,燕语莺啼尽日佳。”随着地气的上升,雨水的氤氲,江南的春天在一声惊雷中激灵地醒来;醒来的,似乎还有我那喜欢尝鲜的味蕾,它们在生津的口腔中蠢蠢欲动,敦促我带上一柄小巧的铁铲,赶快到郊外的田野,去挖娇嫩的荠菜头,去铲清香的马兰头,去掐浓郁的香椿头……
荠菜头也叫报春菜,一般在冬至后出苗,是春天里的第一盘野菜。荠菜药食同源,做春卷、包馄饨、蒸包子,均清香鲜甜,“甘之如荠”可谓名副其实。作家汪曾祺对拌荠菜推崇备至:“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油酱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而我最为拿手的则是“荠菜豆腐羹”:将嫩豆腐切成小丁,把荠菜切成细末,放点肉糜调鲜,水开进行勾芡,最后画龙点睛,泼浇一勺猪油,一碗绿白相间、绵柔悠长的“荠菜豆腐羹”,既赏心悦目,又鲜香扑鼻,沿着碗沿轻轻地吮吸两口,实在是齿颊留芳,回味无穷。
马兰头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红梗菜”“鸡儿肠”“路边菊”“马拦头”等诸多别名。天气乍暖还寒之时,马兰头就开始静静地出现在河滩野地、田头地脑、沟渠垄畔。春天的马兰头,在诗人陆游的眼里绝对是一道珍馔,他在《戏咏园中春草》中吟道:“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清代的袁枚则喜欢凉拌,他在《随园食单》中写道:“马兰头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其实凉拌马兰头与凉拌荠菜头的做法异曲同工,只是还会加上些许香油、细盐和白糖,让口感不至于生涩;而色泽诱人,在满桌的时令菜肴中,仍然是一道养眼的“风景线”。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食用香椿头最佳的时间,当在谷雨之前。头茬香椿叶厚芽嫩、香味浓郁,不论营养还是价格,都远高于其他时令蔬菜。苏轼曾赞曰:“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云:“香椿芽拌面筋,乃寒食佳品。”而在江南,最讨喜的吃法莫过于香椿头炒鸡蛋,叶嫩味浓的椿芽和香滑柔和的鸡蛋缠绵在一起,那是一口咬住,数日香留齿间,民间甚至有“香椿炒鸡蛋,肉鱼都不换”的美言。
在春天的野菜中,适合凉拌的还有枸杞头。枸杞头即枸杞的嫩梢、嫩叶,是初春时枸杞新长出的嫩苗。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曰:“枸杞头,生高丘,实为药饵出甘州,二载淮南实不收,采春采夏还采秋,饥人饱食为珍齑。救饥,村人呼为甜菜头。”将焯过水的枸杞头捞出,码放到瓷小碟内,倒入生抽、精盐、香醋、麻油,撒入熟芝麻,拌匀,这样拌出来的枸杞头才有味道,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等功效。
豌豆头又称“豌豆尖”“龙须菜”“龙须苗”,其味美清香、质地柔嫩、滑润适口,用来热炒、烧汤、涮锅都不失为餐桌上的上乘蔬菜。汪曾祺在评价豌豆头时说:“极嫩,入口清甜中有很细微的青涩——这样的涩几乎感觉不出,因为与清甜根本就是糅合在一起的,但可以体会到一种很简单的纯。”豌豆苗颜色嫩绿,具有豌豆的清香味,最宜用于汤肴,民谚云:“上汤豌豆头,吃过都上头。”
苜蓿头又名“秧草头”“金花菜”“紫云英”,它形似三叶草,中间常点缀有朵朵小黄花,看起来十分可爱。《本草纲目》记载:“苜蓿气味苦、平、涩、无毒,安中利人,可久食。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热毒,煮和酱食,亦可作羹。”可见它的养生价值极高,最常见的做法是加少许白酒大火猛炒,即成酒香草头。
此外,春天的小蒜头也是一道美味。将小蒜头、红米椒洗净,加盐、醋、糖,放入土坛中腌制,一至两个月后即可食用,其味酸甜适中,咸辣得当,辛香嫩糯,极为爽口。此品不仅可单独做菜,还可与其他荤素合炒,风味浓郁。
“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明媚的春天,是踏青赏花“品”出来的,也是大快朵颐“吃”出来的。且让我们从“头”去尝鲜,去品咂有一种美味叫“春天”,有一种美好叫“春天”……
欢迎投稿:zzrbfk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