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7日
律回春渐,万象更新。春日的暖阳带来了万物复苏,春天的美味带来了味蕾上的体验……但这种环境却也为致病微生物的潜伏生长提供了温床。春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危害,掌握避免食源性疾病的方法,更好地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愉悦心情保驾护航。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食物中毒”。从定义不难看出,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根源便在于食物,包括食物的不当摄入、储存以及烹调。
春季常见的典型食源性疾病有哪些?
春季常见的霉变甘蔗中毒和野菜中毒便是典型的食源性疾病。如果甘蔗储存不当形成节菱孢霉生产繁殖的环境条件,产生霉变进而产生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此时食用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则会导致恶心、呕吐、头晕眼花,重则会使食用者抽搐、昏迷。主要靠补充电解质支持疗法,并无特效解药。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2-4月,故民间有“清明甘蔗毒过蛇”的说法。一般发现甘蔗外表有霉斑、切面红褐色或有菌丝,味道偏酸等都是霉变的现象,应避免食用。
导致野菜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野菜中毒的原因则较为多样,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对有毒野菜缺乏辨识能力,误采误食则会引发中毒;二是野菜处理不当,由于野菜的生长环境与普通蔬菜不同,野菜极易携带虫卵、细菌,因此食用野菜前要进行浸泡和焯水处理;三是食用野菜未考虑自身体质,有些野菜含有微量天然毒素,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像婴幼儿、孕妇、老人和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就不建议食用野菜。野菜中毒通常发病时间短,中毒者会出现眩晕、呕吐、浑身无力、呼吸急促等症状,情况严重者甚至会昏迷、呼吸困难。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有哪些?
针对霉变甘蔗中毒,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购买甘蔗时应仔细甄别,选取新鲜收割的甘蔗并尽量减少存放,如需存放,应当保持环境通风干燥,一旦发现霉变现象,立即丢弃。
避免野菜中毒,我们可以通过做到以下几点:1.谨慎采食。遇到不熟悉的野菜坚决不予采食,生长在受污染环境下的野菜,如垃圾填埋场、化工厂附近的野菜,也要坚决不食。2.合理烹饪储存。野菜应避免存放过久,在食用前,应焯水处理。3.及时就医。食用野菜后如出现不适,应立刻联系就医,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这两种典型的春季食源性疾病,但要真正与食源性疾病说“再见”,还要牢记并遵守“食品安全五要点”,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春日正当“食”,尝“鲜”莫尝“险”。食物固然是生活的慰藉,但却要时时牢记“安全第一”的准则,谨防食源性疾病,度平安春日。(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