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本报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李平
技术创新项目《搅拌机下闸口信号智能纠错装置》,减轻集控操控繁琐重复操作,提高了充填效率;《充填泵摆缸接近开关监测与冗余装置》创新项目,在维修和维护时省时省力,极大节约了运行成本,解决了因接近开关损坏的停机风险;《料浆模拟管路位置指示系统在充填过程中的应用》创新项目,降低现场集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充填开采效率,单循环节约用电600千瓦时,节约用水达200立方米……
这是枣矿集团蒋庄煤矿充填工区充填站党员责任区在技术创新项目中取得的成果,近日,该党员责任区被授予山东能源“优秀党员责任区”称号。
“这与其说是一个工区,不如说是一个家庭。”54岁的老师傅李建国在技术岗位上干了30多年,他有一种深刻的体会:在这个大家庭中,起支撑带头作用的,始终是党员。“做好党建工作的核心点,在于落实好党组织和党员应尽的责任。”充填工区党支部书记刘勇说。
近年来,蒋庄煤矿充填工区以党员责任区建设为载体,通过狠抓党员队伍建设,带动了充填工区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在矿山充填作业中,工艺系统优化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作为充填站党员责任区主要负责人的李鑫带领党员积极实施工艺系统优化,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的分析和改进,实现了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以往充填膏体,配水泥用料成本费用较高。于是,党员们带领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实验,成功完成新配方膏体,由原来的前灰60立方米、后灰100立方米,降低到现在前灰和后灰合计100立方米,每循环节省水泥用料成本约60吨、1.32万元。“我们对充填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科学分析和优化调整,通过反复试验和数据分析,找到了最佳的材料配比,使得充填材料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减少了材料浪费。”李鑫说。
技术创新是矿井发展的动力源泉。党员责任区不断推动技术改造和升级,定期组织技术培训,邀请技术人员讲解最新的技术知识,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充填设备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对引进后的新型充填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使其更加适应生产环境和需求。
自主创新研发是工作提效的核心动力。自从成立党员责任区以来,他们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集中力量破解生产中的技术瓶颈,成功实施了《甲带给料机变频调速改造》《六秒输矸系统的应用》《搅拌机下闸口智能纠错装置》《PLC远程授权系统在配电室中的应用》等30多项创新成果,有效提高了充填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充填成本,用一项项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绿色充填的技术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