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紧压实责任 除旧立新争春

2025年02月07日

一年春作首,乘风欲上时。在春天拼搏,永远是最美的风景。

春节上班伊始,当许多人还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之中时,枣庄干部讲堂“新春第一讲”已经奏响开年最强音,动员引导各级干部收心归位、以饱满昂扬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一年的奋斗之中,力争以“首季开门红”的良好态势赢得全年发展的主动权。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开门红”,首先需要我们的干部勇担当、善作为,把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踏上新征程,面对新任务,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关键之年。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今年确定为“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系统部署了“工业倍增、区域协同、项目落地、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治理高效”等六个方面攻坚任务。全市上下要响应市委号召,锚定主攻方向,蓄力重点突破,以实干实绩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不断迈上新水平。

大事难事见担当、解决问题看干部。无论使命任务多么艰巨,无论风险挑战多么严峻,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有大担当才能干大事业。担当精神,是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大胆改革创新、积极寻求突破,敢于打破利益藩篱,把“破难”当作使命,让攻坚成为常态。

敢于担当作为,就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光说不练、干不出实绩就是没有担当。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狠抓工作落实,锚定目标抓攻坚,加力提速推动经济运行量质双升,实现“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当前我市最紧要的任务是膨胀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各级要坚持“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双向发力,扎实推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的竞争优势。要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先立后破、破立并举”,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未来产业抢滩布局,加快提升“6+3”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让更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龙头企业“扎根”、配套项目“扎堆”、高层次人才“扎营”,奋力挺起现代化强市建设的产业“脊梁”。

敢于担当作为,还要有破旧立新的真本领。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都考验着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注重学习深造、提升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也要深入调查研究,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把握问题实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要有抓落实的能力,善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围绕共同目标攻坚克难,形成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开门红”红在项目、产业和发展,更红在精神、状态与作风。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树牢“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的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一开年就要把“比”的劲头鼓起来、“拼”的状态提起来,迅速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出彩的发展局面。

市委市政府以2026年为节点对工业倍增、企业满园、对标登高、“双十百千”、农村医疗、榴枣归乡、文化旅游等重点任务均明确了量化指标。如果把明年比作大考,今年就必须发动总攻。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我们要以冲锋的姿态向年度目标发起冲刺。领导干部要到一线去解决问题,敢啃“硬骨头”,能接“烫手山芋”,善于破解发展的难题,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以“一马当先”示范带动“万马奔腾”。党员干部要以赶早心态、提速姿态、拼争状态,推动各项工作早出成果、多见成效、全面起势。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改革中破旧立新、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干出成效、体现水平;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强化“奋斗必定有我”的担当,全力以赴交出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