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6日
本报记者 孙文娟
1月25日,山亭区冯卯镇独古城村热闹非凡。2025首届独孤长城嘉年华万人风筝放飞季暨欢天喜地过大年活动在这里盛大开幕,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力的盛会,让这座古老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民俗表演,热闹欢腾
冬日清晨,薄雾轻笼,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独古城村显得格外宁静。随着一阵欢快的锣鼓声响起,一场精彩的民俗表演在独孤长城景区拉开帷幕。情景舞蹈、歌曲联唱、传统戏曲……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观众目不暇接。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腔婉转,舞姿翩翩,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台下,游客们看得津津有味。“我以前也来过独古城村,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山,景色很单调。”李金振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今年75岁的他是枣庄市老年大学的摄影爱好者,“经过改造,这里的景点提升了很多,特别是周边的水色山景,对摄影人来说是很大的吸引。我回去后要把这些照片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家乡的变化。”
风筝飞舞,年味浓郁
五彩斑斓的风筝在空中迎风飞舞,孩子们欢呼雀跃,追逐着风筝的踪影。人群中,70岁的村民张大爷一边放着风筝,一边感慨地说:“以前过年,村里冷冷清清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今年可不一样,这么多游客,村里热闹得很!”张大爷手中的风筝是一个巨大的“福”字,寓意着新的一年福气满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活动的背后,是独古城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我们紧抓环岩马湖乡村振兴片区的发展需求,坚持布局与整体规划相结合,以发展历史文化为中心,在民宿集聚区建设运营的基础上,依托村内李庄3A级景区、九曲花海、长城驿道、独古城码头等景区,连点成线,拉长村内旅游产业链。”枣庄市森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宇站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告诉记者,“现在,‘不出李庄看大海’网红打卡地在高峰期每天接待游客达3000人次,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还建成了集研学、团建、露营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基地,形成了产业赋能、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未来可期,和美画卷
活动接近尾声,村民和游客们依依不舍。张大爷拉着孙子的手,指着天空中飘舞的风筝说:“孩子,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新变化。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孙子则兴奋地回应:“爷爷,等明年过年,我们再一起放风筝!”
生态宜居绘新景,产业兴旺谱华章。下一步,独孤长城将依托资源禀赋优势,以“岩马湖朱山流域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乡村旅游为纽带,聚资源、育品牌、促融合,着力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独古城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