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集我的年

2025年01月23日

本报记者 贺迎秋 赵瑞

在枣庄,有人的地方就有大集。

而临近春节,大集便自动升格为年集,枣庄人对于年味的感知,往往都从赶集准备年货开始。

带着露水和泥土的瓜果蔬菜供应紧俏、现做现卖的各色小吃抓人味蕾、以天地为舞台开唱的民俗表演奏响新年序曲、各类非遗手造焕发新生“走进寻常百姓家”……

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二,有着百年历史的薛城区陶庄镇鲁桥大集开市。晨雾还未散去,刚刚大学毕业的韩静便跟着爸爸来赶集。年货还没开始买,父女俩先在羊肉汤摊前停下了脚步,“脸都没洗,就是为了来喝大集羊汤”。韩静是被“枣庄市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政策清单”吸引回乡的年轻人。在她的记忆里,大集永远是最热烈最温暖的存在,赶集就代表奔赴美食、新奇和期盼,赶年集更是感受新春的欢乐和希望。

热烈的锣鼓敲响,缤纷的民俗表演登台。韩静挤在人群中,跟着人群鼓掌欢呼。被吸引的不只有韩静,还有来自俄罗斯的Lisa。

Lisa今年十九岁,刚来中国半年,却也难以抵挡大集的诱惑。“这里的东西非常新鲜,而且非常便宜。”她是和同学们一起来的,几张外国面孔站在人群中跟着锣鼓跳舞鼓掌,十分引人注目。朴实豪爽、热情好客的枣庄人不会让外国友人白来,领头的舞龙大叔把他们拉进队伍里,带他们沉浸式体验舞龙、扭秧歌的快乐。“It's amazing!我们喜欢这个热闹快乐的生活!”Lisa喘着粗气,笑着说。

大红灯笼连片挂起,红彤彤的春联铺满桌面,寒冬的朝阳照亮绵延数里的鲁桥大集,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浓浓年味在鲁南大地升腾。赶集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春节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