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
本报记者 张磊 通讯员 张运祥
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子,几十年如一日投身于公益事业,先后资助了130多名贫困儿童,给千余老人献过爱心,为南极考察队员送过温暖,目前,已是退休年龄的她仍然行走在帮扶特困儿童的路上,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她有着如此爱的动力呢?史华说:“因为我是大山的女儿。”
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史华,生来倔强坚韧,她时常梦想能走出大山,干出一番事业,回来帮助更多贫困的乡亲。
中学毕业后,史华满怀梦想走进枣庄市皮件厂成为一名工人,她吃苦能干好钻研,不久就当上了技术科科长,并成长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1992年,当史华对事业充满热情的时候,皮件厂宣布破产,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成了一名下岗职工。史华痛心地寝食难安,一时间消瘦了许多。一向爱学习的她,听到许多年轻人创业的故事,想到自己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为什么不能创业呢?在丈夫的帮助下,在姐妹们的鼓励下,她拿起剪刀买来皮布,从个人加工到批量生产,她带领姐妹们成功创办了山东银狐实业有限公司。
事业刚刚起步,回娘家时,北庄镇小北庄村一男孩因家庭贫困就要辍学的消息传到了史华耳朵里,她毫不犹豫地来到了男孩的家,看到眼前两间又矮又旧的屋内家徒四壁,了解正读初中且成绩优异的男孩孟凡军,因生活困难和父亲的早逝,母亲不想让他上学了,看到眼前的这对母子,史华的眼睛湿润了,她想到这不就是当年自己的处境吗?史华攥紧孩子妈妈的手说:“大姐,你千万不要让孩子辍学,今后的学费我包了!”贫困的孩子从此能上学了,史华的心里松了一口气,潸然泪下,她说那是幸福的泪。从此,史华的心里就像撒满了帮扶的种子,只等待生根开花结果。
银狐公司刚刚初具规模时,史华就给坐落在小北庄镇的枣庄七中母校捐赠了校服850套。后来,又为北庄镇修路捐款两万余元。同年四月为北庄镇外峪子小学送去了校服、书包、学习用品等。
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史华的爱心也不断向外扩展。2013年,她会同市爱心协会及义工联盟开展了“走百村、访千家、为千名留守老人送温暖”活动,先后8次向薛城、山亭、峄城、市中等17个村及敬老院捐赠服装1096套;2014年,向一家环卫所捐赠工作服200套,向高考志愿者捐赠志愿服装百余套,向西万文化大院捐赠现金25万元;2015年,向仁和医院、长寿村敬老院、山亭区黄山后村捐赠服装500余套;2016年,向立新居委会、文化路街道办事处捐赠扶困慰问品米、面、油、服装,并先后为多所中小学、灾区、农村“四通工程”及国家科考队捐款捐物。
多年来,史华扶助了多少困难家庭和人员她已记不清了,但对130多个孤贫和留守儿童的帮助她仍历历在目,因为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业她都是跟踪帮扶,直至孩子结束学业为止。孟凡军是她十余年持续资助最引以为傲的孩子,2008年考上清华大学,后又考上哈佛大学攻读博士。2016年,史华和爱人一起到哈佛大学去看望他时,已经一米八多个头的孟凡军,抱着史华夫妇激动得就像当初那个小男孩,一边哭一边说:“妈妈,如果没有您的支持,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现在,史华帮助过的孩子很多都长大成为社会的栋梁。当年在信里对她说长大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做公益慈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孩子李根,大学毕业工作后刚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就开始资助了立新小学的一名留守儿童,实现了爱心传递的诺言。
前不久,史华又参加了市中区关工委及镇街成立的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团,他们秉持着“倾情关爱、市中无孤”的初心,在市中区孤贫儿童服务团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访慰问了六户孤贫儿童家庭,在新春来临之际,给孩子们送去了被子、书包、羽绒服、食品等物资。
20多年来,银狐实业公司累计捐款捐物300余万元,史华的家庭及个人先后被授予枣庄市最美家庭、最美市中人、枣庄市再就业先进个人、山东省文明家庭、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优秀女民营企业家、山东省十大最具社会责任女企业家、全国五好家庭、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新华社、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枣庄日报、枣庄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她常年开展的慈善事迹进行了报道。
作为一名大山里长大的孩子,史华对贫困家庭孩子的苦感受至深,对自己取得的成就也充满了无比的感恩,她今天的成绩是靠党的好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取得的,“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她说:“山亭是生养我的地方,枣庄是培养我创业成功的地方,为党分忧,为民解愁,回报社会,是当今每个企业成功者的责任,成功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承担社会责任,奉献和回报是银狐的座右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山东银狐实业有限公司一贯秉承发展企业、回报社会的人文理念,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助学,应对自然灾害,帮扶弱势群体。
为了回报养育自己的这片热土,公益慈善已经融进了史华的生命里,她不仅自己“生命不息 奉献不止”,她的儿女在公益的路上也已经启程,并表示将像妈妈一样把公益当作终生事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