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本报记者 王兆虎 通讯员 张涛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被列为国家重点镇、山东省示范镇的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从乡村到城区、从南部山区到北部河套,听到干部群众议论最多的是创业、创新、发展。工厂里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按揭农产业建设如火如荼,长茄基地硕果累累,古老的偪阳故国之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发展方式在创业创新中转变
涧头集镇坚持“建设产业新区、边界商贸重镇”发展定位,提出“大项目节能环保上水平,小工程普惠万民进家庭”的新发展理念。对山水水泥等企业督促加强节能环保工程建设,促进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改造。山水集团、尧程科技等一批科技型产业,成为山东省名企。宏源机械、华电集团、尧禹奥氏体不锈钢产业、钙基纳米新材料项目、中储粮仓储项目等如雨后春笋,迅速在涧头集镇崛起。1至10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稳中有进,规上工业产值实现23.9亿元,同比增长25.1%;规上工业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约23.02%;参与GDP核算的服务业营收完成7109.7万元,同比增长20.21%。
在工业大项目上水平的同时,普惠万家的农村小工程也开展得红红火火,该镇与山东良安农业发展集团规划建设长茄种植示范园,项目规划用地388亩,计划投资0.25亿元,建设60个高标准新型钢结构日光温室大棚。目前,共落实土地流转面积388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13份。项目以设施蔬菜产业为主导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国企投资+专业团队运作+农户参与”的按揭经营理念,全面总结推广“按揭农业”新模式,提升涧头集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该镇鼓励条件成熟的来料加工载体,发展成加工企业,向规模化、工厂化、基地化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同时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电商孵化园,发展农民电商创业,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实现农民自主创业增收梦,该镇后红庙村已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淘宝村”称号。
基层组织在创业创新中加强
在“创业创新谋发展”中,涧头集镇开展了争做“党员先锋岗”、在农村各支部和全体党员中开展争做“创业模范”“创新先锋”等活动,使全镇的整体工作得到了有效促进。
该镇创新村级管理,建立了“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明确委员会成员对政务、财务、党务等村级事务实行全程监督的职责,有效保证了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各村办理了铺路、修桥、架电、挖井、转移富余劳动力等实事、好事170余件,已完成160余件,完成率达97%以上。
在关爱民生上,该镇推出了十大民生工程,目前全镇村村通“四好公路”新增30余公里;卫生工程使标准化农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养老工程使全镇农民有了新型养老保险;农民安居工程使涧头、李楼、颜庄等村2000余户农民分别住进了公寓楼或商住一体的家庭小洋楼。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创新发展,不仅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改善了农村的面貌和农家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城镇建设在创业创新中加快
涧头集镇以建设鲁南名镇为出发点,编制出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同时,把城镇建设同民营经济园区和商贸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镇先后投资6990余万元,新建中心街、U型街等商业街4条,埋设排水管线3000余米,架设路灯120盏,拆迁面积3.1万余平方米,完善农贸市场一处,城镇规模由原来的2.3平方公里,增至3.1平方公里。
在民营经济园区规划上,他们依据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发展速度、产业导向,不仅对将来发展空间作了预留规划,还分成了三个创新发展区。
同时牢固树立“搞好中心镇建设,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思想,建立政府与社会、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大力启动民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城镇投资兴业。目前已引进民间资金2亿余元用于城镇建设,有1500余户在城区投资经商,60多户在城区创办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