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0日
□侯贺奎
癸卯年春,因《善南街道志》人物资料征集上志,我与同事、原城郊乡退休干部刘本元先生来到高庄居,登门拜访了摄影家杨孝义先生。杨先生把我们领上二楼摄影展厅,四个房间、十六块墙面、数百件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让人们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不同人物的瞬间所定格的精神风貌和风土人情,感悟半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
杨孝义先生酷爱摄影艺术,常常利用业余时间跑机关、进厂矿、下农村,凭着职业敏感去捕捉新闻素材,用相机记录时代的变迁,用镜头讲述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故事。50多年间,杨先生采拍摄影图片万余幅,除对上宣传推介外,还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摄影作品展览。由于他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得到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认可。杨孝义先生成为枣庄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老年摄影家协会会员。
杨孝义先生祖籍济南,出生于1939年,回族,毕业于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19岁时被分到滕县文化馆,从事宣传和群众文化工作,后又调到宁夏黄河青铜峡水电部三局党委做宣传工作。早年,他师承于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董为昆先生,后在董先生的言传身教下,更加痴迷摄影艺术,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0世纪70年代初,杨孝义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滕县。当时摄影人才稀缺,他除做好文化馆分内工作外,还主动承担起业余摄影的重任。他跑遍滕县的山山水水,踏遍滕县的一块块土地。他站在时代的前沿,以敏锐的政治嗅觉,于平凡中抓取点点滴滴有故事、有深意的题材,去寻找最美的瞬间。在杨先生的相机镜头里,既有县委书记翟文孝下农田抢运小麦,又有全国先模人物刘怀河、薛振祥、秦学孔、吕宜兰、王文全、王现田等人的新闻特写;既有华东地区一级英雄王德标、三等功臣卓世英,为保护国家财产、身中数枪的储蓄员何大美,又有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李文华、唐杰忠来滕体验生活的难忘瞬间。另有一大批在文化事业发展中表现突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剧作家、戏曲表演艺术家等,全都被杨先生的镜头一一记录。在杨先生一个又一个厚重的相册里,那一张张照片,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凝聚着一段段难忘的历史。对那些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杨先生在抓拍中先是把握好角度,平拍、俯拍、仰拍灵活运用,后是极力塑造照片看点,以小见大,让小人物不“小”,从细微处见全局,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共鸣。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摄影艺术更是离不开现实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滕州大地日新月异,到处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杨孝义先生植根于滕州丰厚的沃土,以饱满的热情,拿起手中的相机,走街串巷,用镜头再现滕州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展示各行各业先模人物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卓越风采,让美好的瞬间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杨孝义先生的摄影,讲究构图精美,角度新颖,用光巧妙。1975年至2000年,《县委书记》入选山东省人像影展,《田间测产》入选山东省“农村新貌”影展,《微山湖畔静悄悄》入选“铁道游击队故乡”进京影展,《阳春三月》《心花怒放》入选山东省摄影艺术新作展,《听龙珠心声》《心花怒放》入选山东省少数民族摄影作品展并获三等奖,《农家姑娘巧接装》荣获山东省文化厅优秀作品奖。他的个人传记被《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收入。
进入21世纪,退休在家的杨孝义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历史照片无私奉献出来,由滕州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人社局共同组织编辑《难忘一瞬间》摄影作品集,于2010年10月出版。2017年,杨先生将自家二楼整理装修,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通过口口相传,前来观赏的城乡居民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