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30日
□马润涛
今年清明节前两天,堂弟突然打电话问我回不回老家上坟,说如果我回去,想约我一起去游龙牙山。末了他还强调说,我知道你的腿不行,我已找好了车。他还怕我不去,就又说,我知道你很多年没去过龙牙山了,现在变化很大,很有看头的,你就来吧。听了堂弟诚心恳切的话语,我承认我真的动心了。然而,因为疫情我终未成行。不过近两年我在网络上却常能看到龙牙山的图片和视频,而每每看到这些图片和视频,恍惚中我好像又回到了那段历史传说中去,于是我就想有一天能再次登上龙牙山。
龙牙山坐落于山亭区水泉镇境内,山脉为东西走向,绵延数十里,因凸起三座峰,且形似巨龙牙齿,故名“龙牙山”,主峰海拔400米,山势险峻,悬崖壁立,奇石遍布。山上有泉,名曰“济众泉”;崖上有洞,洞曰“牛魔王洞”,洞高约10米,深不可测。崖壁6米处,凿龛造像五尊,中间三尊为坐式佛,左右为两力士,除右力士为高浮雕外,其余均为圆雕,造像高1——1.5米。中间佛像身着袈裟,盘腿坐于莲花座上,袒胸露乳,两耳垂肩,面部丰满,鼻直额阔,双目微闭,面似微笑,双手抚膝,似在讲经。左右两佛与其相似,双手叠于腹前作禅定状。右边力士置身于壁龛之内,左边力士未凿壁龛,雕像凸于壁面。两力士均戴王冠,身着璎珞练带,手持兵器,形态威武。从造像特征上看,左二佛一力士为唐代造像,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造型匀称,神态安详,给人一种脱俗的感觉。右一佛一力士为明正德二年续造,并建寺宝峰院。清末,此处曾建佛祖殿,并立石碑一通,刻有《佛祖殿碑记》。“废址荒凉春雨里,断碑剥落秋风前。”到20世纪,碑上的文字有的已漫漶不清,寺殿佛堂也无迹可寻,但山崖石壁上的摩崖造像犹存,虽经千年风雨剥蚀,但仍毫发无损,至今依然栩栩如生。
龙牙山,佛山圣地,儿时对我充满了诱惑,尤其是关于龙牙山的传说让我总怀有一种神秘感。还有山上的洞和摩崖佛像,每每望去总觉得有一股仙气袭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于是这山在我心里便有了分量,特别是关于它的传奇故事,便常常萦绕于心头。
出我们村东大门,站在响水河边远远就可以看见龙牙山上的石洞和佛像,所不同的是三尊佛和两尊力士像,只能看清四尊,其中边上的一尊力士像因为颜色发暗而看不清楚。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年人讲,很早以前龙牙山的香火曾一度很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辰,这里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一连几天,天天都唱大戏,一时人如潮涌,方圆百多里路外的人都前来赶庙会瞧热闹。那些天我们村也像过节一样,人人盛妆,家家闭户,据村里的老人说,龙牙山庙会休会于清代末年,皆因为那场龙卷风。风那个大呀,连卖丸子汤、猪羊肉汤的锅和卖粥的缸都刮得七零八落。村里老人还讲,原来山腰上还有一个洞,里面住着和尚,后来因出了一件事情被村里人给封死了。
龙牙山的南侧,山崖上有一挂形似牛心肝肺的垂石。相传朱洪武小时给财主家放牛,一天来到龙牙山,饿了就把牛给杀吃了,怕财主惩罚他,就把吃剩下的牛的心肝脾肺挂在了山这面的山崖上,而把牛尾巴插在了山的另一面。同时,他指着牛尾巴骗财主,说牛钻进山洞里出不来了。谁知财主还真相信了,一拽牛尾巴,山那面真的传来了牛哞哞的叫声。对于这个传说小时我还真信了,但等我后来长大上学学了历史知识,才知道这故事是人们杜撰的,为此我还笑故乡人,把故事编得简直是荒诞不经,真是太不靠谱了。不过有一点我却比较佩服,就是故乡人的想象力,硬是把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其实更不靠谱的还有呢,就是关于山洞的传说。我小时听大人说得最多的是,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曾路经龙牙山,而此山的洞就是他们师徒经过的“九妖十八洞”之一,还说洞里住的就是牛魔王。因而,后来人们便把龙牙山称之为“洞王山”,把洞称之为“牛魔王洞”。现在看来,这算是另一种穿凿附会,因为对于民众来说,传奇和传说,才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
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明崖上的摩崖佛像的。凡到过龙牙山见过五尊佛像的,都会发现其中有一个佛的鼻子少了一块,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来还有一个传说呢。说有一个羊倌,放羊来到龙牙山,有一只山羊爬到佛像旁边的陡崖上吃树叶,羊倌想让它下来,就朝它扔了一块石头,想不到他失了手,没打着羊,反而把一个佛像的鼻子给打掉了一块,接着羊倌就觉着自己的鼻子疼,接着血流不止,羊倌被吓坏了,撒腿往山下的村里跑,可还没到村头就倒地身亡了。村里人说是佛祖显灵,惩罚羊倌,把羊倌的魂给拘去了,从此村里人对龙牙山的佛也更加虔诚和敬畏。
近几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单位投资在龙牙山崖上修建人梯和栈道,专供游人观光使用。现在游人可乘车沿着滕李公路东行,从化石岭村上山,经过田坑村,可把车直接开到龙牙山顶,然后再沿着人梯下到山崖底部。山崖下重新修建了龙牙山庙,近年来重新燃起了香火。
龙牙山,神秘的山,缘聚缘散,我还能回得去吗?即使登不了山,能远远地看一眼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