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山东银光福源健康养老中心坚持医养结合、文化养老、生态养老,被评为“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 (李宗宪 摄)
以基地聚规模,以科技提质效,山亭区先后建成火樱桃、长红枣、花椒等十大特色林果基地55万亩,干鲜果品总产15万吨。 (刘明祥 摄)
山亭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强的大健康食品项目,带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图为:山东森乐食品有限公司蒸蛋糕生产流水线。 (李宗宪 摄)
山亭区地瓜栽植面积达7万余亩,通过改良品种、工厂育苗、标准化深加工,地瓜枣产量达3000多吨,被评为全省首批“山东地标名片”。 (李宗宪 摄)
中科院高性能硅基辐射探测器芯片及核心部件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6.5亿元,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今年4月实现了X射线荧光普仪探测器核心部件第一款产品“初芯”的突破,是国内第一款完全独立自主研制的探测器核心部件。 (李宗宪 摄)
枣庄玖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专业研发、设计、制造家用电器线束总成及汽车线束总成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拥有国际先进的电线电缆生产设备、全自动压着机、数控裁线机、电脑检测仪等大型生产设备及国际先进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 (吴伟 摄)
龙泰友和项目,属山东省“十强”产业,产品为新材料,导热系数高、保温性能强、隔音效果好。产品市场销售平均价格在4500元/吨,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利税5400万元,可带动就业130余人。 (陈永 摄)
博雷顿新能源电动装备项目位于山亭经济开发区,总投资3.3亿元,属省十强产业项目,百吨级电动装载机动力总成技术全国领先,已具备年产2000台的纯电动装载机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纯电装载机专门制造基地。 (刘印红 摄)
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工业强市的冲锋号。锚定“先把经济搞上去,力促工业强起来”的目标定位,山亭区闻令而动、狠抓落实,树立“快就是大局”的意识,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四个一批”要求,严格执行服务保障“五项机制”,“大抓工业、抓大产业”,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抓招商、上项目,抓跟进、促落实,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聚焦打造“7+3”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建设了“一区七园”,全面落实“链长”制,着力打造特色文旅康养1个150亿级、大健康食品、绿色建材家居、高质高效农业3个100亿级、高端塑编1个5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商贸物流4个20亿级、纺织服装1个10亿级产业集群。
深入实施企业培壮行动。聚焦“521”企业培壮行动,华邦集团与山东地勘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了山东华泰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承接地质勘探和新能源工程30多项。筛选200家企业纳入“521”企业培育库;97个技改项目纳入市“双千”工程,已开工71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7.6亿元。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新增市场主体2197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671户,新增规上企业7家。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体系企业5家,开通5G基站85处。建立“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37家,获批国家科技中小型企业16家。
聚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争取省级重点项目12个,其中省重大项目3个、省新旧动能优选项目7个、省补短板项目2个,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三,目前,已开工建设11个,完成投资7.08亿元;市级重点项目14个,9个非重复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79亿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了服务企业家10条正向清单和服务企业10条负面清单,完善了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度,狠抓审批提速、规范便捷、公平公正、保障落实。全面深化“一窗办”工作,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把企业开办合并为2个环节,实现全程网办,1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持续扩大“跨省通办”合作区域,推出首批81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实施党建引领“书记包项目、党员争先锋”活动,把支部建在项目一线,点燃企业发展“红色引擎”。举办“工业强区、产业兴区”专题培训班4期,在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培训企业家、创二代、产业链专班干部200余人次。
破浪前行风帆劲,工业发展势若虹。山亭区将以冲锋冲刺的劲头、决战决胜的姿态,集中精力招引项目,千方百计推进项目,拧紧责任链,打好组合拳,做大做优现有企业“存量”,做实工业振兴的主战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中体现山亭担当,作出山亭贡献!
(侯化成 孙海锋/文)